你想要开店但不知从何开始?你已经开了店但遇到瓶颈?你很想将本店扩充或连锁?不妨来交流交流,互相学习。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活用营销组合 [36计之25]

随着零售实践逢勃的发展,零售商越来越重视运用营销思想和方法以及控制营销变数即价格、展示和促销等。

然而,更多的零售商需要营销规划,需要营销知识为他们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零售是由向终端消费者销售用于个人或住户消费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商务活动组成。零售营销这种交换活动的直接性决定了其顾客特征更加个性和多样化,最终顾客的满意度也更为零售业重视。现代零售营销的基本特征有顾客导向、协调努力、价值驱动、目标导向。

为了与顾客取得获利的交换,零售营销商所从事营销活动的范围、关注点在于:销售上,提供顾客快速的结算速度;存储上,保证充足的商品,致力于存货管理和物流;营销策略上,采用促销、服务等手段;商品采购上,依靠采购人员的才能争取低价格;企业形象上,店铺内的布局和店铺外的装饰与环境、娱乐性等。

对于零售营销组合,学者认为是“零售商的零售活动组合,包括商品的性能和所提供的服务、定价策略、广告宣传和促销计划、店面设计的方式和可视的商品陈列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选址。”然而对于零售业来说,其营销策略组合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地点策略。”其中,产品策略中还包括服务,零售中服务的多少对零售业态的影响很大。因此,零售服务一般作为单独的要素予以考虑;营业面积和商品多少有关;商店装修布置和商品的档次则和价格水平相关。

根据营销以实现顾客价值为中心的观点,零售营销围绕顾客价值进行分解,利用商品组合、定价、服务提供顾客价值,促销来沟通顾客价值,把分销包含在顾客服务中,通过顾客购物的方便、运输成本的降低、送货上门等顾客服务方式实现商品的分销策略,可见服务可作为零售营销中大于分销范围的一个策略;促销又包括了商品陈列、购物气氛、促销和广告等。

营销策略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生产企业的4P(产品 Product、价格 Price、渠道 Place , 促销 Promotion)的营销理论,零售业已经实践与总结出适合零售企业自身的零售营销理论和模式,实现零售货物和服务的综合营销。

坐商VS行商

坐商式经营或“看店式经营”,店主往往不主动出击,而是守株待兔地等待生意上门。相对的 “行”即“外出”、“行动”,就是采取积极的姿态,不受店铺的空间限制,主动去思考和挖掘提升店铺销售的方法,主动接近目标顾客,架起一座与顾客之间沟通与联络的桥梁。

“坐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产物,那时同类商品匮乏,同类店铺较少,每天只需要待在店里,自然会有顾客上门。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同类商品和店铺比比皆是,为了分得更多的市场蛋糕,“大鱼吃小鱼”和“快鱼吃慢鱼”现象日益严重,如果还是奉行”坐商”的方式,必然会遭受到行销式经营的店铺挤压,最终被淘汰出局。

“坐商”看似成本最低,却无法提升营业额和赚到更多钱。以下为简单而且有效的“行商”方法:
1、店门口悬挂促销活动的主题横幅或安装一个LED显示屏,将正在进行的优惠活动以游动字幕的形式向目标顾客传达;
2、安排店员到店铺所在的商业街、周围的小区,派发活动宣传单页或优惠购物券,同时在店铺门口边派发活动宣传单页;
3、充分利用已建立的会员档案,开展电话和短信营销,告知会员店内的促销活动信息,吸引顾客进店领取礼品,进而推荐新品和促销活动;
4、利用节假日,在店门口开展有特色的娱乐和游戏活动,吸引过往的顾客围观和参与,为店铺造势和吸客。

创业启思故事: 良种玉米

南洋网: 活用营销组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